豫鄂陕根据地,是中原突围北路部队于西进途中在豫西、陕南一带创建的敌后游击根据地。在根据地5个分区中,第四分区是唯一建在河南境内卢氏、灵宝的分区,也是兵力最强、发展最快、战果最大的分区。1946年9月,获悉四分区打击土顽三战三捷的消息,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倍感欣喜,以中央军委名义亲拟电文祝贺:“四分区反顽战斗迭获胜利,甚好甚慰。望传令嘉奖。”
河南、陕西的边境地带,群山连绵,地势险峻。陕南有秦岭、巴山雄峙其间,豫西有伏牛山、熊耳山、崤山绵延起伏。豫陕边尤其是卢氏县、洛南县为豫鄂陕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控制这一地区,既可与陕甘宁边区及晋冀鲁豫军区相呼应,又可随时进出中原以策应华东、华北及东北部队的作战,并直接威胁国民党之战略要地西安。在中原解放军突围过程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战局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有关作战部署,最后选择和确定了中原军区部队战略转移的终点,指示中原解放军在豫鄂陕边开展游击战争,在敌后创立根据地。
1946年7月23日,中原局在陕西山阳县白鲁础召开会议,对在敌后创建根据地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将部队以团、营为单位化整为零,分散发动群众,打击民团小股部队,建立根据地,并对北路军左翼部队的分散游击作了具体部署。这个安排并不包括当时尚未进入豫西的河南军区部队。
进入8月,形势发生变化,李先念率部在陕西山阳和丹凤边境与陕南游击队会师,并与中共商洛工委、 陕南游击队领导人王力、巩德芳等一起对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问题进行研究。8月2日,李先念、任质斌、文建武向中央建议:豫鄂陕边成立军区及区党委并划分三个军分区。8月5日,黄林、闵学胜两部会师后,中原局决定两部合并,组成一个军分区。8月6日,经中央军委同意,中原局命令组成第四军分区及地委。活动范围为豫陕省界以东,陇海路以南,丹江以北,创建工作以卢氏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发展。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时刻牵挂着中原突围部队的行动和安危。7月下旬至9月初,毛泽东连续向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委习仲勋发出九封亲笔信,就中原部队突围后豫鄂陕边区的建设和迎接王震部北返行动作出周密部署。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习仲勋领导、协调边区各级党政军联合行动,有效牵制国民党胡宗南部的兵力,策应豫鄂陕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成功接应王震率三五九旅返回延安,同时派遣大批地方干部赴豫鄂陕根据地工作,有力支持了豫鄂陕根据地的创建。
1946年8月初,中共豫鄂陕边区第四地委、第四专署、第四军分区在卢氏县正式宣告成立。闵学胜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黄林为政委兼地委书记。张旺午任专员。所辖部队编为六、七、八3个团,兵力3000余人。第四军分区、地委、专署机关先后驻扎在卢氏县的木桐沟、双槐树、横涧、兰草等地。
豫鄂陕四分区立足于秦岭与伏牛山之间,向东发展,可驰骋豫西,威逼洛阳,既可以打通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联络通道,又可随时进出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四分区成立后,四地委率分区主力在木桐沟、双槐树、五里川、朱阳关等地发动群众,了解社会情况,建立政权,准备减租反霸。军事上积极打击土顽、恶霸,摧毁敌人的基层政权,并在卢氏西南山建立了后方医院,很快使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在以卢氏县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来。
四分区成立之初,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以优势兵力成包抄之势,从四面八方向四分区部队所在区域压来。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四分区确立了灵活机动、主动迎敌的分散游击作战方针,与国民党军和土顽武装进行了多次战斗。
8月下旬,乘敌北上之机,四分区部队在洛宁县上戈地区柏树嘴、娘娘庙等地击溃洛宁县两个保安团,毙敌26人,俘敌169人,缴获轻重机枪两挺,长枪196支,迫击炮1门,子弹1400余发,粮食衣物一批。
9月8日,四分区第七、八团集中兵力主动出击,攻打扼守在卢氏与灵宝之交通要道上的杜关镇之敌。杜关之战,歼灭守敌嵩县保安团,生俘团长高茂斋及以下官兵300余人,毙伤4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13挺,步枪200余支,短枪10余支。
9月10日,卢氏、洛宁、陕县三县保安团1500余人,再次向驻上戈的四分区部队进犯,经数小时激战,四分区部队击溃敌军,缴获轻重机枪两挺,长枪80余支。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不足20天的时间里,四分区部队在洛宁县的娘娘庙一带、上戈,卢氏杜关接连击溃国民党地方保安团,三战三捷,极大地震撼了进攻四分区部队之敌。尤其是杜关战斗的胜利,四分区威震伏牛山区,豫西各县反动武装不敢轻举妄动,四分区控制区域出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
9月12日,中原军区领导李先念、任质斌、文建武将四分区的反顽战果电报中央。毛泽东主席当时正在为中央起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指示指出:“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灭敌人的一个旅(或团)。”豫鄂陕边区在反“清剿”斗争中提出的作战原则和四分区三战三捷的胜利,充分体现了毛主席这一军事思想。9月16日,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指示发出的同一天,毛泽东主席以中央军委名义亲拟回电:“四分区反顽战斗迭获胜利,甚好甚慰。望传令嘉奖。”
10月15日,四分区在灵宝朱阳镇附近,发动“透山战斗”,击溃守敌陕州专署两个独立团,毙伤团长以下200余人,生俘170余人,缴获俄式枪300余支。透山寨伏击战的胜利,在军事上打出了威风,政治上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中央的大力支援及四分区对敌斗争的胜利,有力打击了威胁根据地生存的地方土顽势力,发展壮大了自身的武装力量,使四分区卢(氏)灵(宝)洛(南)县的局面得到了稳定和巩固,根据地整体形势得到好转,推动了根据地政权建设。
1946年8月8日,中共卢(氏)灵(宝)洛(南)县委、县政府在洛南县峦庄(今属陕西丹凤县)成立。这是四分区组建的第一个县级政权。为利于四分区向东、向北发展,尽快在豫西创建革命根据地,四分区将卢灵洛县委、县政府移驻木桐沟,并将原河南军区干部团的党政干部大批调入该县。卢灵洛县陆续建立木桐、犁牛河、秦地、灵口、沙河、潘河6个区政权,乡政权亦逐次建成。
8月上旬,在五里川成立了中共卢(氏)嵩(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建立了五里川、双槐树、横涧、朱阳关、大河面、老林沟、桑坪、三川8个区级政权。乡、村两级基层政权仍沿用原乡、保、甲旧制,时称“两面政权”。以五里川、双槐树为中心的卢氏中、南部地区的根据地开辟工作大显成效。
卢(氏)洛(宁)灵(宝)边地区,是四分区开辟根据地的另一个战略区域。四分区建立后,闵学胜即亲率第八团,开赴以洛宁上戈为中心的卢洛灵边界地区。8月27日,在上戈成立了中共卢洛灵县委、县政府,下辖上戈、故县、大岭、官道口4个区级政权。
历经两个多月频繁作战和艰辛工作,四分区形成了以卢灵洛边为后方基地,以卢嵩边、卢洛灵边为前进阵地的“一体两翼”发展态势,以卢氏为中心的四分区革命根据地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