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网

     

 当前位置:崤函网>>宣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浏览文章  


【讲好党的故事】红色记忆:大山深处游击战

作者:佚名 日期:2021年06月03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1946年初冬,豫鄂陕四分区按照中原局部署,开展了反“清剿”斗争。由于敌强我弱,四分区贯彻避强击弱的原则,以伏击奔袭、迂回歼敌为主要作战措施,率领全体指战员出没于大山深处,回旋于高山峡谷,转战于洛河南北,对敌进行英勇的反击,并取得六战六捷的佳绩。

  豫鄂陕根据地的创建,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特别是给积极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造成了直接威胁。从1946年秋开始,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与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就着手调兵遣将,部署对豫鄂陕军区的“清剿”。
  向四分区发动“清剿”的国民党军,主要是“伏牛山九县联防办事处”的民团军,主任刘顾三(内乡民团司令)、参谋长刘宗阁(宛西四县联防参谋长)。调集内乡、镇平、淅川、南召、卢氏、洛宁、嵩县、鲁山、临汝9县民团8000余人,分驻四分区周边及中心集镇,控制交通要道,向四分区根据地侵扰。其次是整八十四旅二五二团,该团开进卢氏后,趁四分区主力部队在卢灵边作战之机,攻占五里川。其三为陕州专署两个保安团,虽多次被击溃,但重整补充后又投入“清剿”,3部敌兵总计约1.2万余人。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四分区六、七、八三个团全部出战,二分区亦派1个营参战,兵力约3000余人。以团为作战单位,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运动作战的战略方针,应对来敌。
   战区重点,在卢氏中、南部地区。
   1114日,八团首战沙河镇,击退内乡民团两个营,攻占沙河。15日,八团南渡洛河再战横涧,七团及二分区援兵加入战斗,击溃王金声的镇平民团。16日,三战双槐树,重创内乡两个民团,收复双槐树。17日,四战五里川,敌二五二团被击退,团长被击毙,俘营长以下138人,收复五里川。18日,五战朱阳关,击溃镇平、邓县两个民团,占领朱阳关。当日,猛追逃敌至内乡黄沙、桑坪,俘敌团长以下30余人。20日,四分区主力部队转兵卢(氏)东,进占叫河。21日,又乘势消灭了三川地方武装,四分区根据地推进至卢(氏)嵩(县)边。
  短短10天,四分区六战六捷。
  至此,伏牛山九县民团联防武装被赶出四分区辖境,卢氏除县城及东部少数集镇外全部解放,四分区根据地达到极盛时期。

19461119日,豫鄂陕军区向第四军分区及全体指战员电发出嘉奖令:“你们以无比的英勇,克服了一切困难,冒着严寒作战,这次歼灭敌人获得胜利,不胜敬佩,特传令嘉奖。并望乘胜立足,加速展开建立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保卫陕甘宁边区。”129日,豫鄂陕军区总结了四分区的作战情况,上报中央,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1215日,中央军委下发《关于豫鄂陕四分区战斗总结的通报》,对四分区反“清剿”给予充分肯定。

  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清剿”失败后,194611月下旬,胡宗南又开始部署对豫鄂陕根据地的第二次“清剿”,兵力增为9个整编旅。修筑碉堡,加固城寨,移民并村,制造无人区,分区清剿,自西向东步步推进,妄图将根据地主力部队压缩至西荆公路两侧、卢氏灵宝公路以西地区予以歼灭。
  12月中旬,豫鄂陕军区调集5000人主力成立野战纵队,下辖10个野战支队,转根据地外线作战,向伏牛山地区出击,把胡宗南部队往东引,以减轻根据地压力。黄林任纵队司令员,方正平任政委(亦称黄方纵队),军区政委汪锋、司令员文建武随野战纵队行动,亲自指挥。野战纵队先后夜奔袭陕州城西关的鸦片厂、进击桑坪汤营和蛮子营地区、栾川、庙子、合峪、嵩县的旧县镇、大章街、黄庄乡黑垛尖等地,歼灭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分散了围剿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为根据地的生存、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已极度疲惫,急需得到休整和补充。经请示中原局和中央批准,黄方纵队于220日在新安县刘皇岭地区北渡黄河,开赴山西晋城休整。
  留在根据地坚持内线斗争的豫鄂陕军区副司令员陈先瑞,率部转战于卢氏、灵宝、洛宁、栾川、嵩县、宜阳等县。按照豫鄂陕军区关于集中留在根据地各分区部队、干部,择机北渡的指示,36日组建了由陈先瑞为司令员、韩东山为政委的第二野战纵队(亦称陈韩纵队),计3300余人。20日由新安县塔地、西沃两地,北渡黄河,奔赴晋城,同黄方纵队胜利会师。

19473月下旬陈韩纵队渡河北转后,国民党军队将卢灵县主要集镇控制,四处烧杀,抄家、搜山,搞“无人区”,占据交通要道。整十五师六十四旅亦由卢(氏)商(南)边进犯至卢嵩县境。久困县城的卢氏保安团四处窜扰,地主还乡团纷纷还乡,疯狂报复。根据地形势更为险恶。

 其时,留在四分区的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主要有5支,约1000余人:
 卢灵洛中心县委、县政府属下的洛北支队,约300余人,支队长赖鹏,主要活动在洛河南北。
  以二分区专员、第九支队长薛兴军带领的1个营,约300余人。该部原随黄方纵队东进,潭头战斗后,奉令送伤员赴后方医院。3月中旬,受命掩护陈韩纵队转移,后留卢(氏)洛(南)边游击。
  以胡金声为大队长的豫鄂陕边独立大队,约400余人。该大队原为三分区商(南)山(阳)支队第二大队。陈韩纵队转移时,担负牵制敌兵任务。之后,留卢(氏)商(南)边开展游击活动。
 以原四分区侦察参谋熊松柏为书记的中共卢灵洛工委,活动在卢(氏)灵(宝)边地区。
  以罗梦刚为支队长的豫陕游击支队。在卢氏狮子坪地区的淇河、颜子河及卢(氏)商(南)边转战游击。
  以上5支游击武装,互不隶属,各自为战,分别在洛河南北、卢灵边、卢洛边、卢商边,同入境之敌展开殊死斗争。月余苦战,形势日趋险恶。二分区薛兴军部西返商洛,其余3支游击部队同罗梦刚部会师,合组为中共豫陕工委及豫陕支队,兵力约500余人。
  豫陕工委率领豫陕支队返回毛河,开始了以毛河为中心的卢商边敌后游击战争。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森林茂密、住户分散,易于隐藏。而时值春荒,豫陕支队数百人的吃穿成了首要问题。工委依靠群众,搞好统战,筹集粮款。在商南向土顽征粮、征款,并一度游击到西荆公路沿线,袭击敌人的运输车辆,后又北转卢氏活动。经一个月的努力,筹集到许多粮食、布匹、款物,有效解决了部队的生计问题。
  豫陕游击支队的频繁活动,引起敌人极大惊恐。19476月始,国民党卢(氏)商(南)洛(南)三县,纠集民团3000余人,对游击根据地发动了联合“清剿”。豫陕游击支队经月余苦战,兵力损失大半,仅剩200余人。面对10余倍于己的“清剿”军,支队不能在根据地内死守硬拼,遂决定三路分兵,外线出击,袭扰敌后,打破“清剿”。书记罗梦刚、第二大队长胡金声率主力出击商南;副书记毛凯率小分队在豫陕边转战;工委委员商毅带两个排东进瓦窑沟地区。历经艰苦奋战,虽扯散了敌人,保存了毛河游击根据地,但游击支队再遭重创,至910日卢氏解放时,仅剩47人。

豫陕边敌后游击斗争的坚持,离不开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帮助和支持。许多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主动为游击队站岗放哨、传送情报、养护伤员、筹集粮款,以老百姓的朴实,默默无闻地为革命作贡献。灵宝市朱阳镇两位“红嫂”,就是其中优秀代表。1947年春,为开辟根据地,中共卢灵洛工委熊松柏等人奉命从洛南县东撤,在小川沟中岭落脚,村民李梅花把游击队迎接到家中居住。熊松柏等白天出没于群山之中打游击,李梅花就照顾战士们的衣食住行;夜晚,她为游击队站岗放哨。为掩护游击队转移,李梅花说服家人,卖掉田地,把家里的玉米和棉花全部送给游击队。她积极动员做保长的三叔张瑞林为游击队捐献银两、筹集枪弹,与丈夫分两批掩护游击队秘密转移。居住在范家岭的另一位红嫂名叫黄梅枝,她家独居户,远离村庄,居高临下,偏僻幽静,是个容易隐蔽的地方。黄梅枝除了为游击队站岗放哨,还提供食宿,为队员缝补衣服,家里成为游击队的秘密交通站。正是有了群众的支持,游击队度过了最为艰苦的时期。

  从19468月至19479月卢氏第一次解放,豫鄂陕四分区在卢氏、灵宝两地坚持游击战争长达一年零一个月,先后两次粉碎国民党军队“清剿”且取得重大胜利。豫鄂陕四分区在豫鄂陕根据地发展壮大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6年,卢氏县委、县政府在五里川镇中心街区修建了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背面刻有刘华清的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建设革命老区”,碑文铭记着这方热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里,已成为成为卢氏县一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崤函网     ICP备案号: 豫 ICP备 11016372号-1
主办单位: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研究室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26号
电话:0398-2827788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本站图片与文字不得转载,违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Copyright 2007-2015  www.xh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