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网

     

 当前位置:崤函网>>宣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浏览文章  


【讲好党的故事】红色记忆:八路军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作者:佚名 日期:2021年04月2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19444月,河南战役爆发,中共中央密切注视河南局势的发展变化。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溃千里,511日,中共中央发出对河南工作的指示,指出:“河南地方党员在目前情况下应该组织起来,参与领导河南人民抗战,应该组织地方抗日游击队及人民武装,建立根据地,保卫家乡。”725日,中共中央发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对进军河南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95日,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抽调军区第三团、三十五团及地方干部共1700余人,组成以皮定钧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于921日晚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地区,并迅速以嵩山地区为中心,在登封、巩县、伊川、偃师、洛阳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为加强对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的统一领导,194410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戴季英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抗日军政委,王树声任司令员,刘子久任副书记兼副政委,熊伯涛任参谋长。同月,中共太岳区党委和太岳军区根据中央的部署,抽调军区第十八团和第五十九团,共2000余人,组成豫西抗日第二支队,刘聚奎任司令员兼政委。1114日,二支队在济源歼灭伪军一个河防中队,渡过黄河,进入新安、渑池之间的北山地区,并迅速以渑池、新安、陕县、洛宁等地为中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224日,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刘子久、区党委委员韩钧奉中央命令,率领由河南撤退到延安的部分干部和晋绥八分区六支队一部,渡过黄河进入豫西,与刘聚奎二支队会师。刘子久主持召开主要干部会议,分析研究豫西的斗争形势,确定二支队在洛阳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会议宣布韩钧任二支队司令员,刘聚奎任政委。两支部队汇合后,在新安、渑池、洛宁、陕县一带向日伪军英勇出击,解放人口100多万,收编地方武装4000余人枪。在此基础上,成立豫西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辖渑池、陕县、新安、宜北、洛宁、孟津6县,驻地渑池果园乡西村一带。二分区成立后,豫西抗日局面迅速打开。

 1227日,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5000余人,从延安出发向鄂、湘、粤进军途中,经山西垣曲过黄河冰桥进入渑池。29日,南下支队在三十里铺打垮河北民军一个团,继续向南挺进。1945222日,戴季英、王树声率领豫西抗日第三、第四支队从山西渡过黄河,24日到达渑池西村,与刘子久、韩钧、刘聚奎汇合。至此,豫西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实现了统一。

     19453月,河南区党委在登封再次召开部队和地方干部会议,决定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改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兼河南军区第一军分区,皮定钧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活动于嵩箕地区;八路军豫西抗日第二支队改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二支队兼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习惯上仍称豫西二分区),韩钧任司令员,刘聚奎任政委,活动于洛阳以西地区。
    八路军挺进豫西后,人民抗日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党的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也相继建立。按照河南区党委关于“在各种群众运动中,大量吸收工人及贫苦农民与知识分子入党,达到每个自然村都有我们支部与党员”的指示,恢复了一批积极寻找党、要求参加抗日的原豫西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发展新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使之成为根据地的领导核心。渑池、陕县等县先后成立了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建立了一批区级党委。
    在搞好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各民主政权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人员,按照“三三制”(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组建。县、区的抗日民主政府中,吸收了一批地方绅士和旧军政人员参加,对于基层政权,仍然利用原有的保甲制,发动群众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对一些反动的、恶迹昭著的保甲长坚持撤换。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民群众信任的保甲长。
    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渑池、陕县县委县政府派出一批干部,到各村宣传发动,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干部们深入偏僻的山村,在访贫问苦的基础上,给农民讲述革命道理。通过宣传发动,渑池、陕县的群众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参加农民协会。柳沟、陆沟、柏沟、燕沟、唐家沟等村的农民组织建立了陕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此后,各地农民协会相继成立。陕县农协会员发展到1000余人,渑池县农协会员发展到数千人。
    由于豫西根据地的迅速扩大,各级党政军机构的干部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19451月,二支队领导研究决定,将支队随营干部学校从新安县黑扒村迁至渑池县杨村,扩建为“豫西公学”。从渑池、新安、陕县、洛宁和宜阳等县招收两批新学员,为党培养了1000余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从组织上保证了根据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各种关系,联络、教育、争取地方武装,收编进步武装,团结中立武装,孤立和瓦解反动武装。洛阳以西局面打开后,二分区根据贺澍三、李桂吾、上官子平等的表现和要求,对其领导的地方武装进行了改编。同时,组建了陕(县)渑(池)抗日独立大队、陕县县大队和陕县警卫中队。整编后的部队从旅到连的政工人员,均由共产党员担任。根据地各区政府多数组建了区干队,担负本区的稳定、保卫工作。

1945526日,趁豫西二分区主力外出作战之机,上官子平率部在渑池县12处同时叛乱,捕杀共产党员。渑池县委书记王舟平、副县长张君英、独七旅参谋长白云等42位同志壮烈牺牲。28日、29日,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陕渑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也相继叛乱,陕县党政干部牺牲32人,县、区政权遭破坏,政府财物被抢劫一空,抗日武装瓦解。626日至73日,桂吾旅旅长郭连杰、团长赵连治也先后叛乱。上述叛乱,史称“豫西事变”。事变发生后,二分区迅速从宜北、洛宁调回部队主力进行平叛。经过洛宁的刀环寨、渑池的李庄寨和陕县的观音堂3次战斗,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

    随着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安定流离失所的群众,解决根据地军政费用,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结合豫西实际,发布了《国民革命军河南人民抗日军八大主张》,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合理负担。制定了抗战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废除旧的征收粮税办法,按地亩累进方式征收救国公粮;对工商业抽取少量的出入口税,组织农民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扩大财源,增加收入。陕县在实行合理负担的过程中,提出“打倒旧田赋,实行新分制”的口号。发动群众,逐块丈量土地,重新划分等级,调整税率。通过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广大农民获得了利益,生活得到了改善,要求加入农会、参军、参政的人越来越多。短短时间内,陕县到豫西公学学习的有20余人,入党30余人,参军、参政的100余人。渑池县成立了6个支前小组,青壮年妇女踊跃参加做军鞋、纺线、织裹腿工作,两个多月时间里,交军鞋2000多双、白布5000丈、粮食2万多公斤、裹腿2000多副、军衣1000多套,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
    19455月,欧洲战场取得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胜利,日本法西斯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全面开展对日反攻。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遵照中央关于豫西八路军应相机占领平汉、陇海铁路,迅速与豫鄂边区和水东区打通联系的指示,抽调主力组成陇海、平汉支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分别向铁路沿线之敌进攻,收复大片国土。
    在河南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到抗战胜利时,豫西抗日根据地面积已扩展到2万多平方公里,拥有300万人口,打击和牵制了大批日伪军兵力,沟通了陕甘宁边区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联系,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崤函网     ICP备案号: 豫 ICP备 11016372号-1
主办单位: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研究室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26号
电话:0398-2827788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本站图片与文字不得转载,违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Copyright 2007-2015  www.xh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