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 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夜景。 员江波/摄
三门峡市陕州区西部的西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院。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被称为中原地区的“地下四合院”。其形成历史极早,据专家考证,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为其雏形。对地坑院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所著的《西征道里记》。书中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20世纪80年代前,塬上95%民居是地坑院,其中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独具特色的地坑院群落,是陕州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2007年,陕州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2011年5月,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陕州区庙上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陕州区庙上村地坑窑院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坑院构造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个别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至三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只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按其八卦方位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两大类。动宅又称东四宅,包括以东为主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坎宅和以东南为主的巽宅。这类地坑院多为长方形,长14米~18米,宽10米~12米,8孔~12孔窑洞。静宅又称西四宅,包括以西为主的兑宅,以西北为主的乾宅,以西南为主的坤宅和以东北为主的艮宅。此类地坑院多为正方形,边长约12米~16米,深7米左右,开10孔窑。
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窑、门洞窑等。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抛物线形。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旧制,下同),高九尺五寸;其他窑为八五窑,宽八尺,高八尺五寸。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通灶炕”。门洞窑地面凿成斜坡,形成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门洞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供人畜饮水。
地坑院崖上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落水檐,用于排雨水。瓦檐上砌高30厘米~50厘米的拦马墙(也称女儿墙)。窑洞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厕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数棵梨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进入村庄,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构成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
二、地坑院营造技艺
地坑院营造技艺,主要靠工匠口传,涉及风水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业,其流程为:相地、方院、下院、打窑、饰边、碾场、安装、粉饰、排水、砌炕。相地,由风水师用罗盘根据地形地貌、场地条件,按照“后靠前蹬”“上高下低”要求,确定宅型;方院,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用罗盘磁针结合磁偏角、风水避煞偏角定向,用线绳放线、土工尺度量、条盘定直角、木桩定位,方位稍偏,长宽尺寸含五(土);下院,由人工粗挖,精修刷洗后,形成“嵌斗式”天井;打窑,窑洞口呈“抄手式”抛物线状,窑洞“前高后低”“前宽后窄”;饰边,用砖、瓦等裱砌、衬砌券口、窑腿、拦马墙等,挑檐建造口诀是“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碾场,拦马墙外用石磙压实做场坡;安装,要领是“扑门仰窗”“主窑一门三窗,其他一门两窗”,窑门多为一门双扇,门框外安装风门,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粉饰,窑壁和崖面分层用麦秸泥粉刷;排水,靠近厕所打一直径80厘米、深6米渗坑排水;砌炕,窑内炕灶相连,土坯垫层为“灶三炕四”,形成坡度,利于出烟,炕的尺寸含“七”(妻)。
三、地坑院民俗
受传统文化影响,地坑院民俗文化积淀深厚。例如,宅主对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十分讲究:一般选择宅后有山梁大塬的地方,谓之“靠山宅”,意思是“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正对门洞向阳一面为主窑,由院中的最高长辈居住,其他窑洞按资论辈居住。窑门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窗户上节庆时贴各种颜色的窗花,其中黑色最主贵。民俗专家认为,陕州区是夏朝的衍生地,贴黑色剪纸,是夏朝崇黑观念的延续。盘炕只能是5洞或7洞,因为单主男。炕后面的锅头门只能朝东,民间认为“烧南燎北,缺儿少孙。”“烧西燎东,人财两空。”。院内栽树,绝对不能迎主窑的门,害怕“物”克“人”,栽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杨树),遵循“前梨树,后榆树,中间一颗石榴树”,寓意顺利、富贵、多子多福等,不能栽杏树,因为杏短命。门洞旁栽槐树,取意“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家庭幸福长久。家中老辈去世后,尸体要停放在主窑,窑洞的两扇门必须卸掉,怕不小心把门关上,本户闭门(没后人)。
地坑院的婚事 李海峰/摄
四、地坑院建筑特色和风格
(一)构造方式独特。地坑院的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其构思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入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院深藏在大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院上“车马从屋顶过”,呈现出一派田园之美、自然之美。
(二)造型装饰美观。精心装饰的“窑脸”,真实地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拦马墙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于简朴中蕴含灵秀之美。窑洞的拱形曲线内,鲜艳的窗花为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窑畔、窑腿用青砖勾勒装饰,线条素洁生动。“穷院子,富门楼”,宅门通常倾其所能装饰各异,门洞中的坡道装饰别具一格,呈现自然的工艺美。院心种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生气和灵性。木制门窗古朴典雅,向外开启的风门更是奇特。所有这些,搭配得十分自然、素洁、严整,整个地坑院,就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制品。
(三)居住舒适惬意。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窑洞深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低于摄氏10℃,夏天则在20℃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宜人居。
(四)建造科学合理。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其建筑非常地科学。例如,拦马墙可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同时保障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也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通灶炕,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一举两得,等等。
五、地坑院的保护和利用
近年来,陕州区加大对地坑院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对于一些地坑院比较集中,采用传统的地坑院营造技艺进行维修,保持它们的原生状态,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村落,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其永久保留。对于其他地坑院村庄规划开发为旅游景点,目前已建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陕州区地坑院文化旅游区。其中,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组成的地坑院民俗文化园,一院一主题,全方位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百味巷引进陕西马嵬驿小吃街,集秦、晋、豫三省名优小吃一百余种,供游客尽享美味。旅游区与腾讯公司联手推出中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景区,用互联网模式游地坑院;和移动公司合作,实现网络购票、手机扫码入园、语音自动讲解、720度立体预览等多项智慧游园体验。《人民日报》7次从不同层面对地坑院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不同栏目也37次播出地坑院,陕州地坑院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