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网

     

 当前位置:崤函网>>走进崤函>>风光名胜>>浏览文章  


文化之旅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09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这里是仰韶文化的最先发现地、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奠定政权的铸鼎地、万经之首——《道德经》的诞生地、禅宗初祖达摩的圆寂地、成片地下民居建筑群唯一完好保存地。函谷关是中国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虢国墓地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邦国墓葬群,黄帝铸鼎原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初步证明,三门峡地区是五帝时期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仰韶村文化遗址
 

仰韶村文化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韶山脚下,距渑池县城9千米,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仰韶文化的命名地。

192110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同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陈德光等人,对该遗址进行首次调查及发掘,并获得了大量的文物资料,从而证实该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滥觞,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也使仰韶村古文化遗址举世瞩目,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古文化“圣地”。1961年,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庙底沟文化遗址
 

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青龙涧南岸、韩庄村以北,发现于1955年,其内涵分为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庙底沟遗址绝对年代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之间,文化层厚度在1.5米至3.5米之间,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庙底沟遗址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与调查。发现有史前聚落护围壕沟,仰韶龙山时期的房基、灰坑、墓葬、陶窑等。遗址的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关系问题,在中国考古领域被称为庙底沟类型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庙底沟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未来几年内,将把庙底沟遗址建为一座融遗址保护和园林美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遗址文化公园。

3、黄帝铸鼎原
 

黄帝铸鼎原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荆山,相传是华夏始祖黄帝升天之地。《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之日,群臣聚会庆贺,百姓乐而围观。此时,一条垂着长须美髯的巨龙从天而降,黄帝乘龙飞升。其时,百姓苦苦哀求,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脱下了黄帝的金靴。为了永远纪念黄帝,人们把黄帝遗留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修建了黄帝陵,把黄帝铸鼎地称作铸鼎原,把黄帝取水之地称作鼎湖。黄帝陵屡遭战火毁灭,但历代都曾进行过修复和重建。现在的黄帝陵建筑群是由阳平镇政府于1992年投资修复的大型仿古建筑。已修复的主要遗迹有:献殿、始祖殿、长廊、墓冢、祀功柱、阙楼等,并铸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铜鼎。为2A级旅游景区,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领略黄帝文化、追溯华夏文明起源的观光旅游胜地。

4、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是西起长安、东至洛阳的古代官道在古陕州境内的总称,是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干线路段。

崤函古道夏、商、周时期即开辟使用。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为了西征巴蜀,进一步扩宽修整了古道,后历代沿用,民国初期弃置。现存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800米处的金银山麓,全长约230米,其中有10余米长的辙痕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学术、保护和研究价值。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6月将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迹路面宽3米至6米,车辙宽约1.06米,辙痕深0.05米至0.3米不等,呈西北—东南走向。辙痕系车轮在原自然石灰石质山坡上长期碾轧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辙痕外,局部尚留有人工钢钎凿刻的痕迹。因之后新修的道路改线绕行,这段古道被遗留在一条马鞍形的山梁两侧,虽经风雨剥蚀,依然如初。加之周边原始、自然的环境风貌,其真实性、完整性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对文物本体的要求。据专家考证,此处确系崤陵古道之北崤道。20127月,崤函古道入选《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是国丝绸之路申遗48个项目中唯一一段道路遗存,也是三门峡市第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项目。

5、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展示有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有上古国君第一陵墓,有“中华第一铁剑”及时代最早、形制最为完备的虢季氏缀玉面罩,七璜组玉佩等国宝重器。

6、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又称“秦函谷关”,位于三门峡灵宝市,东临弘农涧河,西拒衡岭高原,南依巍巍秦岭,北接滔滔黄河,是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塞。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克”。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的战鼓在这里擂响,“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也来源于此,亦是道家始祖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集古战场与道教圣地于一体的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太初圣宫、鸡鸣台、瞻紫楼、战国箭库、老子塑像等景点20余处,因其所蕴含的厚重文化底蕴与浓郁的文化气息,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旅游热点,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7、古秦赵会盟台
 

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池县城西南1千米处,在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此会见、和谈,故称“古秦赵会盟台”。现存的会盟台是1985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题词。“盟台夕照”是渑池八景之首。19891月,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公布古秦赵会盟台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空相寺风景区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又称熊耳山寺,位于陕县西李村乡境内的熊耳山下。寺院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是中国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并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齐誉为中州四大名寺。空相寺是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圆寂和埋葬之地,现存有达摩陵、达摩塔、达摩颂碑和达摩像碑等珍贵文物古迹。据寺院《梁武帝撰文碑》记载:空相寺为禅宗初祖达摩脱化成佛之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达摩像碑上偈语云:“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每年农历十月初五,是达摩祖师圆寂的纪念日。这一日,当地会隆重举办达摩祖师纪念大典,海内外的佛教人士及其信仰者均云集拜祭,弘扬佛法。

9、鸿庆寺石窟
 

鸿庆寺石窟位于义马市东南14千米处的常村镇石佛村,北魏时期建造,原名三圣庙。大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带安乐公主东巡至此,惊叹“如此仙界,乃佛家修道之圣地”,欣然命笔,赐名鸿庆寺,下旨扩建寺院。金、元、明、清时期,屡毁屡建。

石窟依白鹿山南北一字排开,原有6窟,现存4窟。窟内存有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年—1189年)、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及后代重修之碑。窟内共有佛龛46个、大小造像120余尊、佛传故事浮雕4幅,其中“降魔图”浮雕是中国国内发现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北壁的五角形城门楼,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为国内现存最早的实例,是研究北魏建筑的重要资料。2001年,鸿庆寺石窟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0、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陕县西李村乡的瑞云山下,距三门峡市区约64千米,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正宗寺院,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寺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茸,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寺院内的建筑以木雕、砖雕、石雕为多,工艺精湛。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具有金元风格。

11、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陕州风景区内,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寺早毁,唯塔独存。宝轮寺塔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登临远眺,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壮景。该塔始建于唐,重建于金,塔身历经16次地震仍基本完好。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越逼真、越响亮,故俗称“蛤蟆塔”。其实,蛙鸣之声出自回声原理。宝轮寺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同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但它比石琴早250年、比回音壁353年、比莺莺塔早387年,是四大回音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卢氏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卢氏县中华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间毁于战乱之中。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建。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又遭火灾,至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修复扩建,即成现有规模。建国后多次拨款整修,庙院面貌一新。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坐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种种脊兽相映成趣。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美,朱门高柱,明丽豁敞,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3、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米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12孔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地坑院尤为集中且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作为地坑院开发的核心区域,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是在仰韶村遗址保护区兴建的一个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该馆占地2.87 公顷,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始建于20091月,201110月竣工。博物馆展览单元共有四个:发现仰韶——安特生与仰韶遗址;灿若繁星——仰韶文化分布与类型;日出而耕——仰韶文化经济与生产;走向文明——仰韶文化社会与生活。仰韶文化博物馆一方面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审美、认知四大功能,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将立足长远,努力把博物馆办成大型的文化研究中心乃至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


 

崤函网     ICP备案号: 豫 ICP备 11016372号-1
主办单位: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研究室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26号
电话:0398-2827788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本站图片与文字不得转载,违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Copyright 2007-2015  www.xh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