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学”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的口头禅,也是办学的指导思想。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五七”指示中提出,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底,全国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对所有人进行清查,包括以前认为有历史或政治问题已经作了结论的也要重新审查。到1969年春大部分群众都已过关,各级学校就开始派出各种教育革命小分队到厂矿、农村去参加劳动。在这种政治大背景下,清华大学水利系280余名教师员工和学生迁至三门峡,一方面落实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另一方面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9年4月中旬,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工地实习。8月,在三门峡大坝建立了一个劳动锻炼基地,相当于一个干校,称为“教育革命小分队”,有教师员工约100人,其中有张光斗、张楚汉、艾知生等知名教授和学者;另有即将毕业的学生180多人。除部分教工从事基地自身的基建劳动和少数教师参加北京水利水电设计院的设计工作外,其余师生员工都参加了三门峡大坝改建工程的劳动。1970年2月,应届毕业的学生分配了工作,离开了三门峡。余下的教工不分专业,都投入到黄河的调查和查勘中去。
1969年8月18日,黄河三门峡工程局革命委员会发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清华大学教育革命队关于招生工作的初步意见》,决定在三门峡招生,暂设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专业,计划招生30人,招生对象是三门峡水库中具备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采取由基层革命委员会推荐和上级审查的办法招生。1969年9月,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三门峡大坝开办教育革命试点班,实际录取黄河三门峡工程局(1969年12月更名为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36名工人学员。试点班是两年学制的大专班。当时提出了知识分子再教育,口号是“人民培养知识分子,再把知识还给人民”。由于招收的工人学员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试点班实行集中上课,有针对性地分别辅导,一个学员配有一名辅导老师。试点班里有张任、张仁、王树仁等知名教授。试点班开设水工建筑专业,主要课程有《水文》、《水利学》、《高等数学》和《结构力学》等,管理上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们由于基础太差,学习时较为吃力,教师们就竭尽全力去教。试点班办在三门峡坝头的土坯房中,师生们同吃同住。试点班学员于1971年8月毕业,毕业前曾到湖北的黄龙滩、丹江口水电站实习,并在三门峡涧河山口水库做了毕业设计。学员毕业后全部留在三门峡工作,直至2008年大部分学员还在为三门峡的水利建设事业发挥着作用。
毛泽东提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并于1970年6月27日批示同意《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1970年7月15日,水电部发出《关于做好清华大学在我部七个单位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清华大学决定在水电部第二、四、七、十、十一工程局、黄河水利委员会革委会、61支队等七个单位中选拔67名学员入校学习。办学地点设在在三门峡,学制三年,设立水工建筑专业和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要求有招生任务的七个单位做好招生准备工作。8月1日,水电部发出《关于积极协助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三门峡办学的意见》,要求十一工程局革委会支持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三门峡办学,实行局校挂钩,由清华大学和水电十一局实行双重领导,学校挂的牌子是“清华大学、水电十一局水利系”;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选拨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由水利系师生承担一些生产项目。9月,水利系教工总数达到310名,工农兵学员总数达到235名。教育革命基地从三门峡坝头迁到市内,借用三门峡水电建设技工学校(即十一工程局技工学校)校舍开展办学。70级工农兵学员实际招收了3个专业,分别是水工建筑、水电站动力设备和农村水利水电,其中水工建筑和水电站动力设备班学员是从水电部的下属七个单位招的,农村水利水电班招的是地方生,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南。三门峡十一工程局共推荐了7人,有水工厂的曹根厚、行金宽,机电大队的齐天太、刘新年,十一工程局机关的任学文、李元龙、王金岐。70级学员未经过考试,由教师目测后,经过谈话,问一些基本情况,就录取了。所以,学员的基础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年龄跨度较大,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是极少数。学员的课程、课时与恢复高考后招收的学员一样,只是在那个特殊时期,管理方面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由于学员的基础不一样,学员的学习和教师们的教学都很辛苦,还要不时地补习高中的课程。
70级学员虽来自工农兵,但很多人没有吃过什么苦,对于严格的集体生活不太习惯。经过两次行军拉练,他们受到了很好的锻炼。第一次是在刚开学的9月中旬,学校组织学员行军到灵宝县,向贫下中农学习。此次行军共8天,行程350公里,师生没有生病或受伤的,学生们在思想上受到很大教育。在总结这次行军拉练时有这样一句评价:“学员们很好地上了大学的第一课”。第二次是在12月,为了响应中央“一号通令”,向解放军学习,学校组织学员到渑池县行军拉练,并访问厂矿,向工人阶级学习。此次行军共14天,行程380公里。两次行军拉练,师生们到处访问,听了许多报告,有阶级斗争、先进人物、忆苦思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报告会是在基层厂矿和农村举行的,更接近生活,内容很实在,学员和教师都深受教育。
1972年5月,70级学员迁回北京清华大学本部上课,多数教工也同时调回,三门峡基地只留下泥沙研究小组的七八十名研究人员,一直工作到1974年。由于当时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有许多的特殊情况,少部分教师直至1978年才回到北京。
70级学员毕业后,一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做行政工作,更多的在水利一线,许多人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至2008年,除部分退休外,还有许多人在全国各地的水利战线上做着自己的贡献。
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三门峡期间,为三门峡大坝的改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70年3月,从三门峡派出了相当人数的教工到黄河中下游及渭、泾河沿线踏勘调查。他们的任务是:研究三门峡改建(包括对库区的影响)的方案;了解当时治理措施;教育革命。教工们先后到陕西省渭南县、华县、潼关等地,走访了三门峡库区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二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局第五大队等单位及渭河上的船北、沙王、陈村、华阴等水文站,对渭河和黄河的水文资料和淤积情况作了较系统的分析。1971年开展的工作有:参加小浪底水库工程规划设计;参加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改建;地质勘探钻孔1000米;承担小型水库和水电站的设计安装;开展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南水北调的调查研究;多泥沙河流上天然铺盖和新坝型的研究;多泥沙河流水轮机抗磨和新机型研究;水工建筑物抗爆研究;引黄淤灌及其对主河道影响研究;同位素测含沙仪研制。
教工们除了调查踏勘外,更是直接参与了大坝的改建工程,后来的泥沙研究小组在三门峡大坝工作的时间更长。1975年5月30日,水电部科学技术司拨款科研补助费2万元,请清华大学水利系按照“黄河泥沙研究工作第二次协调会议 ”的要求,完成泥沙研究工作。至2008年,三门峡十一工程局技校的泥沙研究室仍保持当年泥沙研究小组撤离时的原貌。教工们对三门峡大坝的改建、发电等奉献了全部力量。
从1969年4月到1978年,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三门峡长达9年,虽然它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定时期出现的事物,但确实为三门峡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水利建设人才,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1)中国水电十一局档案室馆藏文件。
(2)梅祖彦《晚年随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离退休干部王万珍、任学文、吕礼源等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