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网

     

 当前位置:崤函网>>崤函党史>>口述历史>>浏览文章  


挺进豫西,创建抗日根据地

——回顾豫西抗日武装斗争历史片断

作者:闵学胜 日期:2015年02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1944年,是日寇再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一年。这年初,太平洋上以美军为主力的盟军对越岛发动了进攻,占领了马绍尔群岛。日军统帅部预感到日本本土与南洋各地的海上交通线将被切断,为此,制定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加强太平洋战场的防御作战计划,决心依靠大陆作垂死挣扎。4月中旬,北线日军五、六万人渡过黄河进攻郑州。南线驻武汉、信阳的日军趁机北上策应。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汤恩伯胡宗南部40余万军队消极抵抗,不战而溃,写下了“日失一城”的可耻记录。仅一个多月,郑州、洛阳以南以西几十个县相继落入敌手。

日军为了发动这次战役,从我华北解放区边沿调走了部分兵力南下。豫北日、伪军兵力较前时期有所减弱。于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驻晋冀豫我军发动攻势作战,打击日伪力量,扩大和开辟新的解放区。

我当时任太岳军区三八六旅十八团团长,王成林任团政委。5月上旬,太岳军区在阳城县横河镇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太岳区党委和四地委负责人聂真、唐天际、李哲仁同志对我说:最近,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要开展中岳和豫北的工作,进而开创豫西革命根据地。太岳军区决定以十八团为主,组成“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要我担任支队长兼十八团团长,刘聚奎为支队政治委员。任务是扫除济源、垣曲一带的日、伪军据点,打通垣曲至济源的交通线,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尔后渡河开创豫西革命根据地。当时刘聚奎同志在岳北二分区,他那里的工作还没有移交,军区领导同志要我和成林同志、王波同志先率领部队行动。

在回团部的路上,我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扩大解放区这一期待已久的光荣任务将由我们去执行;担心的是我们能不能圆满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十八团编有三个营和一个机炮连、一个警通连,共有两千余人。这些同志都经历过战斗考验,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但是,要完成开辟豫北、豫西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这样艰巨、繁重的任务,担子是不轻的。

回到团里,召开了党委会,由我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和太岳军区会议的精神。然后召开全团动员大会,我和王成林同志讲了话。着重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二是我们的任务;三是开进新区要注意党的政策与军纪;四是处理好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大会动员之后,各连又分别开了支部大会和军人大会。指战员们听说要去打日、伪军,开辟新解放区,都很高兴。我们立即组织部队进行战前训练,练习野战、攻坚、伏击、夜袭等。同时,积极筹备弹药、被服、粮秣、药品等物资,从地方武装中抽调一些兵员补充部队,还派出了小分队侦察敌情、地形。经过二十天紧张的准备,部队由太岳根据地向豫北的济源挺进。

黄河北岸的济源,西北部为山区,在那高山峻岭中,有一条由山西垣曲至济源的公路。这条公路,是豫北西通垣曲和太岳的要道,公路南侧就是黄河。这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日伪军分别在公路两旁和黄河北岸渡口修建据点,驻兵把守,封锁交通,阻止我军进出豫西、豫北。很明显,中央和太岳军区要我们进军豫西,清除日伪据点,打通这条交通线,其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通过侦察,我们了解到,在济源至邵源一线,日伪军设防的据点主要有五个:济源县城、王屋、邵源镇这三个据点各驻有一个日伪大队,王屋东南、济源南面的杨树沟、大坡头驻有马明山的伪自卫团,王屋北面的天台山驻有伪军两个营,封锁我四分区南下王屋的通道,且为王屋日伪军的北面屏障。另外,陈岭驻扎着日军一个小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召开党委会决定:先取敌天台山据点,消灭该敌,打通四分区南下王屋的通道,然后锋头转西,攻取邵源镇,得手后再向东进,攻打东西承留和陈岭日军小队。

天台山,海拔1700余米,地势险要,东南有两条通向山顶的羊肠小道。伪军在东南和东北面布防,北面则依仗悬崖峭壁作天然屏障。根据敌情和地形,我们决定一营向敌侧背后突然袭击,二营从东南面强攻,一举夺取天台山,消灭守敌。525日晚,经过短暂的战前政治动员,部队便在当地群众引导下,乘夜色从北面攀登而上,潜伏在据点四周。深夜一点多钟,我部突然发起攻击,敌人在睡梦中惊醒,晕头转向,乱成一团。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守敌,俘敌官兵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6挺,步骑枪200多支,弹药、物资1部。

首战告捷,部队的情绪更加高涨,我和王政委研究决定:部队稍做休整,然后乘胜攻打邵源镇。邵源镇位于豫晋两省交界处,是济源通向山西垣曲的交通要塞。伪大队长卢同武部300余人防守在此。敌人在邵源镇四周筑有两丈多高的土墙,围墙四面各修一寨门,城寨四周各筑有一个碉堡,城外还挖有护城水壕。平时,闭门悬桥,岗哨林立。卢同武听说八路军已攻占天台山,胆战心惊、惶恐不安,急忙商讨对策,每天夜里只留一部分兵力在寨内,将另一部分拉到寨外高地上,企图待我全力攻寨时,从侧背突然袭击。掌握敌人这一动向后,我们决定将计将计,先打寨外之敌,尔后乘胜强攻邵源镇城寨。

6月上旬的一天傍晚,我和政委王成林、参谋长王波预先率部赶到南山高地设伏。一会儿,卢同武也带着队伍悄悄地往高地爬,待敌人气喘吁吁进入我伏击圈后,我们突然向敌展开攻击,敌人猝不及防,夺路奔逃,但其归路已被我二营扼住,走投无路。经我猛烈打击,敌大部被歼,伪大队长卢同武本人也成了俘虏。我军乘胜下山,从东、西、南三面进攻寨子。战士们在火力掩护下,搬来预先准备好的长梯,搭在围墙上,一拥而上。守寨的敌军抵挡不住,土崩瓦解,全部缴械投降。仅用了4个小时,战斗便全部结束。生俘卢同武以下二百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仅从一口枯井里就捞出了轻机枪2挺、步枪40多支。

邵源战斗的胜利,使我军威大振,极大地震撼了敌人。邵源附近的一些小股伪军和土顽武装不战而遁,驻守王屋的伪军也龟缩镇内,不敢轻举妄动。

驻守济源境内的地主武装——马明山伪自卫团,辖三个大队,当地群众称“马团”。经过我军再三做工作,马表示愿意与我军合作。于是,我们便按预定计划,攻打济源城西南的陈岭日军据点。陈岭据点,是一座石砌的圆形碉堡。堡外沟壕纵横、铁丝网密布,堡内住有一个30余人的日军小队。鬼子装备精良、粮弹充足,而且据堡固守,如果实施强攻,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好的办法是智取。怎么个智取法呢?我把这个想法向王成林等其他领导同志谈了,经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机不可失,可以利用马明山做生日请客之机,诱捕日军小队长,进而消灭日军小队。第二天,我们派分区敌工科杨干事和五连连长李文忠两同志去马明山处做工作。经协商,马明山愿意配合,并约定第二天下午派人到西承留打麦场上面谈。

这天傍晚,我和王波同志身着便服先了打麦场。刚刚坐下,“马团”的会谈代表(马明山的副官)也来了。我们向他讲了抗日战争的前景和我党我军的主张,指出:能否打败日本侵略者,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存亡,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起来抗日,只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日本帝国主义一定会被赶出中国去。马方代表说:“马团长对此有认识,但他希望八路军把陈岭日军据点拿下来,打下陈岭他就率部起义,否则队伍和家属都会受到日军摧残。”我们立刻表示:“只要马团配合,打下陈岭没问题。”接着谈了我们的计划,他说要回去报告马明山后再回话。过了一夜,马团派人回话,愿意配合。

马明山的生日——农历九月十四日到了。马部所住的杨树沟张灯结彩、鞭炮轰鸣,送礼的、赠匾的、祝寿的,络绎不绝。我们派了五名健壮机灵的同志,装扮成老百姓混在祝寿的人群中,还派出部分便衣队在马家大院前路旁埋伏。主攻部队则隐蔽在大峪通往陈岭一带的高地上。12时许,日军小队长川岛次郎和一名军士带着一条军犬朝马家大院走来。他看到院子门前有“欢迎”的人群,便神气十足,洋洋得意走进大堂。这时,我隐蔽在大道边的便衣队立即用机枪将院门封锁起来。川岛走进宴厅,马明山请他入贵宾席。酒过三巡,我赴宴的同志一声高喊:“不准动!”便一拥而上捆住了川岛和随行军士。那条军犬在混乱中“嗖”地一下窜出大厅,隐蔽在路旁的便衣队员瞄准军犬打了个点射,军犬带伤逃回陈岭。碉堡里的鬼子听到杨树沟方向传来枪声,又见军犬负伤而归,情知不妙,立即升起吊桥,关闭堡门,进入临战状态。我当即命令部队急速前进,包围敌碉堡,并以两个连阻击孟县可能增援之敌,以王屋县大队对济源城日伪军实施佯攻钳制。就绪后,用一个连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对敌发起强攻,因敌工事坚固、火力猛烈,攻击未能奏效,我又下令组织爆破组,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再行攻击。优秀共产党员、爱兵模范、四连连长李文瑞,是多次立功的战斗英雄。他看到几次爆破都未成功,便冒着弹雨搬来一架木梯,携梯向碉堡接近,可还没等他靠近碉堡,就不幸中弹牺牲,进攻再次受挫。我与其他几位指挥员商量后,决定停止进攻,改变战术。这时,天已傍晚,我们组织了两个连队挖掘地道。次日清晨4时许,两条地道通到了鬼子炮楼。战士们不露出地面,利用碉堡的死角掩护自己,在竹竿上绑上炸药、地雷,塞进碉堡的枪眼,然后拉响导火索,“轰!”一阵巨响,碉堡被炸掉了一大截。战士们趁着滚滚硝烟冲上去,先向堡内扔了一阵手榴弹,尔后边射击边向里冲。此次战斗除八名日本士兵被俘外,其余守敌全部毙命,缴获步枪30多支、轻重机枪3挺,还有1门迫击炮。

攻下陈岭后,马明山和王奠甫两部千余人相继起义,加入了八路军太岳军区的行列。我们在杨树沟召开庆祝大会,当地人民群众虽然十分贫困,但他们还是拿着猪、羊、鸡和蔬菜、粉条等东西来慰劳部队。人民的这种深情厚意,深深地感动了每个指战员,激励着我们去迎接新的战斗。

陈岭攻坚战获胜,垣曲至济源的交通线已被我打通。为此,聚奎同志向区党委作了汇报。

部队稍作休整后,又向豫西的新安、渑池、宜阳、洛宁挺进,挺进豫西的第一关就是黄河“天堑”。

在部队休整、开展渡河训练的同时,我们组织人员筹备船只,侦察地形、水情和对岸敌情。

119日晚,侦察小组划着一条小木船从小交沟驶向对岸,上岸后与新安县石集农会主席韩路光取得了联系。从韩处得知:伪魏德功部和伪自卫团各一个大队约六百余人,驻守在塔底地段和疙瘩山、黄路疙瘩两座山上,山上筑有炮楼、互为犄角。

侦察小组返回去,我们开会研究了渡河事宜。根据自然条件和对岸敌情,决定以小交沟和塔底为两岸渡口,利用夜色掩护,分两批将部队偷渡过去。另外,也做好强渡的准备。这时,渡船已筹集到10余条,还有10多名船工。船头上用沙垒成掩体,架上机枪,以便不得已时强行渡河。

1114日,进行了渡河动员后,我和政委、副团长、参谋长等对渡河准备工作再次进行了检查,部队经过短期休整,士气很高。这天黄昏,按照预定方案,后勤处的同志和船工将10余条船划到了小交沟河面。晚八点多,夜幕笼罩了大地,朔风呼啸,激浪喧嚷,给我军的行动带来了方便。第一批渡河的一、二营及团机炮连,很快地登船出发了。在船队接近河对岸时,被新安县伪河防大队的哨兵发现,顿时,枪炮声响成一片。我军加速前进,靠岸后,指战员们跳下船来,强行登陆,向敌阵地冲击,抢占了滩头。得知第一批部队已顺利登岸,我的心情渐渐地轻松下来。待渡船驶回时,又立即指挥三营和机关、直属队上船渡河,对岸敌人的火力猛烈地扫射着河面,战士们一面奋力划桨,一面勇猛地以各种火器还击敌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全部渡过黄河。随后,部队又继续向敌纵深防地进攻,一举歼灭了敌伪河防大队的三个中队,俘敌2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多支,我方伤亡10余人。

就这样,我们渡过黄河,踏上饱经忧患的豫西土地。

豫西北临黄河,西接潼关,东连京汉线,南靠伏牛山,是一个战略要地。如果我们在豫西建立了根据地,就可以把太岳解放区和豫西连成一片,并且为今后我大军南下和东进创造有利条件。党中央指示我军及时开辟豫北、豫西敌后抗日根据地,可见是一项英明、正确的战略决策。想到这些,我更加意识到:任务是艰巨的,但必须坚决完成。

我部渡过黄河以后,便进入新安北的黑扒、石渠沟地域,当时已快到1945年元旦了。地方党组织听说八路军的队伍过了黄河,非常高兴。洛宁中心县委负责人立即派人前来联系,并向我介绍了豫西地区的情况,使我们对豫西有了初步的了解。党委会上,我们认真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和行动计划。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豫西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一方面发动群众,宣传我党抗日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做上官子平等人的工作,争取引导他们走上抗战之路。对顽固地追随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抗战的河北民军乔明礼部,则伺机给予坚决打击。同时,我们在党委内进行了分工:我主管作战,王成林同志负责部队政治工作,聚奎同志主要负责地方工作,搞统战、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

那时部队的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搞得比较活跃。部队中广泛成立了做群众工作的宣传组,走到哪里就宣传、发动到哪里。有时大会宣传,有时个别教育,有时走村串户,有时召集士绅开会,很快就帮助一些地方建立了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我们还非常重视教育部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群众。当时部队遇到的突出困难是缺乏粮食,补给困难。渡河前,中央军委和太岳军区认为河南灾情严重,叫我们自筹两个月至一年的给养。因当时军区的财政也很困难,所以只给了我们几百元法币,四、五百斤生丝等物资。济源作战时缴获虽多,但考虑到那里的群众生活贫苦,便将缴获的物资分给了群众,只留很少一部分补充自己。因此,过河以后,部队的给养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四种方法:一是自己省吃俭用;二是在建有抗日民主政权的地区适当征收;三是动员地主、绅士捐献;四是取之于敌,即从敌人那里缴获。

在解决物资给养问题上,我们忘不了贺澍三这位爱国老人给予我们的援助。贺澍三是洛宁县一个有名的开明绅士,他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其子贺崇升是当时我洛宁中心县委的负责人。我们到河底镇后,部队无粮吃,便去找贺澍三。他慷慨地说:“只要我有粮食,就有八路军吃的。吃了以后能还就还,不能还就算了!”他把粮仓打开,任我军去担。当然,我们还是坚持开了借条,待有了抗日民主政权,就由地方政府偿还。

我军入豫西不久,河北民军乔明礼部唯恐我向西面灵宝一带发展,便发兵向上官子平部进攻。上官子平闻讯大惊,即向我军求援,说只要我帮其消灭乔部,他就率部起义。这是一个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的好机会!于是,我们制定了以十八团为主,上官子平部及地方武装加以配合,分三路出击妄图盘踞渑池的乔明礼部的作战方案。

渑池城北面是高山,南面是丘陵,西面是一条长几十里的腹地,陇海铁路由此穿过。我十八团二、三营沿铁路南侧由东向西主攻义马、渑池、观音堂,一营和地方武装沿铁路北侧山地迂回渑池城,围歼敌人,上官子平也率部配合行动。乔明礼部多是反共反人民的亡命之徒,其装备较好,惯于游击,比较难打。我们在各部队召开了动员大会,鼓励指战员树立必胜信心,坚决消灭乔部,扩大我根据地。在做了充分准备后,我军轻装疾进,分东南、东北两面对乔部展开钳形攻击。

乔明礼获悉八路军行动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于12日清晨率部弃城西逃,向白阜、观音堂一带撤退。我先头部队突进城内发现乔部已逃跑,随即兵分两路,出城追击。东北方向的追击部队在渑池西北的乐村追上乔部,不久,东南方向的追击部队也在义马、观音堂与其接火。狡猾的乔明礼采取多股多路、边打边退的战术,企图逃脱被歼的命运。我军也及时改变战术,化整为零,穷追猛打,死死咬住敌人。经激烈战斗,乔明礼所率部队,除乔及几个卫兵逃窜外,其余均被歼或成为俘虏。民军副司令张天民所率部队在陕县宫前、头峪一带被我围歼,张本人带30余人脱逃。至下午5时许,整个战斗结束。仅俘虏就抓了330多名,缴获步、机枪150余支(挺)及大量的军械装备,给乔部以歼灭性打击。

消灭“民军”后,上官子平部队宣布起义,我军声威大振。渑池全部、新安西部、洛宁北部、陕县东部、宜阳北部等大片地区均为我军控制。聚奎同志去军区汇报了我处情况后,随韩钧、郭庆祥带领的五十九团晋绥六支队回到渑池地区。根据党中央、朱总司令电令,19451月,成立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韩钧任司令,刘聚奎任政治委员,郭庆祥任副司令兼参谋长,贺崇升任副政委,贺澍三任第二专署专员。还建立了新安、渑池、洛宁、陕县等六个县委和县政府。至此,黄河以南、洛阳以西的敌后抗根据地便基本形成。

为了巩固洛河以北抗日根据地,并向洛河以南、伏牛山以北地区发展,1月中旬,我十八团奉命进驻洛宁河底,开辟伊川西南部、洛宁南部、嵩山北部地区抗日根据地。当时,伊洛地区的党和群众工作有一定的基础,皮、徐支队进入豫西之后,以宜阳县的东赵堡为中心,建立了中共伊洛地方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他们根据党在抗战期间的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和统战的宣传,把当地群众发动起来了。同时,争取和团结了张镜如等一些有影响的士绅,组建了一些地方武装。

但是,这里的敌情仍比较复杂,日伪顽武装还有较大的势力。东赵堡的东北面、宜阳城西北面驻有日军(增田司令)的二八一七部队、夭野部队、水岛部队以及伪县自卫团;西面的西赵堡,驻有“剿共司令”徐吉生的保安旅;东南面伊川至阎庄一线的九间房驻有国民党新五军杨福禄的一个旅、席祥清的一个游击纵队等,真是犬牙交错,四面受敌。要在这荆棘丛中开创新局面,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并非易事,而首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消灭日伪军,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分化瓦解和争取改造形形色色的土顽武装。

我十八团进驻河底后,即消灭了进犯刀环寨的宜洛保安旅一个大队3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余支,轻重机枪5挺。随后,遵照上级指示,对伊洛地区的地势山貌以及敌、我、友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认真分析。伊洛工委和我们认为:四周顽军中,徐吉生部队力量最强,对我建立以东赵堡为中心的伊洛根据地的威胁也最大。伊洛工委曾多次做徐的工作,晓以团结抗日之大义,劝其改弦易辙,共御外敌。而徐竟置民族存亡于不顾,继续与日寇和顽固派相勾结,并公开叫嚷:“宁投日本人,不投八路军!”反动气焰极其嚣张。因此,按上级指示精神,决定集中力量消灭徐吉生部,对其它诸部立足于分化瓦解,争取改造。

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十八团在伊洛独立团的配合下,从河底出发,沿曹坛上山,绕道木柴关,分兵两路袭击徐吉生的老巢——庞沟。我部队进抵庞沟后,敌军尚未发觉。伊洛独立团扼守沟岩头寨,十八团以两个营兵力从南北两面猛攻庞沟,直捣敌指挥部。战斗一打响,我军指战员猛打猛冲、势不可挡。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开道,多路突入敌阵。敌军猝不及防,四处逃散。徐吉生见败局已定,丢下部队,只身窜逃。次日午时战斗结束,打死打伤和俘敌官兵400多人,缴获各种枪炮300余支(门),庞沟回到人民手中。

徐吉生不甘失败,又以西赵堡为据点四处串联,纠集反动武装以图报复。这时,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率延安南下的三、四支队来到这里。2月份,王、戴、刘首长组织两个团强攻西赵堡西、南寨门,以十八团一个营攻击东寨门,另一个营攻击宋大顶。由于敌固守在两丈多高的城寨内,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一丈多深的护城水壕顽抗。我军虽然连续攻击两昼夜,除歼灭了宋大顶守敌和部分寨外敌人外,终未能攻克西赵堡。攻城战中,我广大指战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的重伤也不下火线,牺牲了一些英勇善战的优秀指战员。不久,王、戴、刘首长就率部队东进临汝、登封、郏、叶等地。西赵堡未攻克,暴露了我军作战上的一些弱点,徐吉生因此嚣张起来。他在刘茂恩指使下,勾结日伪顽军5000余人,于38日从四面突然包围了东赵堡,企图一举消灭东赵堡我军部队。

东赵堡,设有我伊洛工委、办事处,是伊洛地区的革命中心。从地理位置看,它在宜阳县城南十几里,是通往我河南军区所在地登封县白栗坪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军南下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中转站。保卫东赵堡,不仅对伊洛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豫鄂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当时东赵堡筑有东西长三里、南北长一里多的土寨子,堡内虽有居民3000多人,但武装部队不多,只有一个独立团三、四百人和主力部队留下的一小部武装,人数少,装备较差。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十分危急。伊洛工委一面组织部队和群众积极备战,抢占南面制高点宋大顶,一面派民兵王三山去河底,向八路军送信求援。

312月下午,我部接到河南军区关于增援东赵堡的命令,我和政委、副团长、参谋长率十八团立即出发南进。当天晚上,在苍茫夜色和潇潇春雨中,部队冒雨踏着泥泞快速前进。战士们用衣服裹着武器,摔倒了,爬起来再走;脚扭了,咬咬牙坚持。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迅速赶到东赵堡,坚决保卫我中心根据地!次日凌晨3点,我军一部从西北角的高山洼里潜入东赵堡,其余两个营占领了寨外东北面高地,依据有利地形隐蔽起来。为了不惊动群众,入寨部队夜宿于屋檐下,天明后,群众一看来了八路军,高兴极了,热情地把干部战士拉进屋里,端茶做饭。我们立即召开了干部会,请工委领导同志介绍敌情。尔后,研究制定了护寨歼敌的作战方案。按计划,第一路由王成林、孙光率领一营和独立团的两个连队,经寺河、慈古洞插入敌后,直取高茂斋部;第二路由我和王波同志率领二、三营和机炮连、绕道十字岭、郭凹,然后分兵两路直捣席祥清、杨福禄老巢。其余的部队留下来和办事处、警通连配合,坚守东赵堡寨子。

13日晚九点,部队从寨北出发,向预定地域疾进。这时,乌云密布,浓雾弥漫,小雨下个不停,三十步外便难辨男女。午夜时分,各部队均完成对敌反包围的部署。次日凌晨,各路部队同时对敌发起攻击。郭凹方面的战斗进展较顺利,我部进攻时,杨福禄尚在梦中,其大部被歼,杨福禄跳墙骑马逃跑。

慈古洞方向的战斗打得很激烈。高茂斋占据有利地形,修筑了坚固工事,我军接近慈古洞时,已被敌发觉。王成林和孙光同志将部队分成两个梯队,以一个营作第一梯队首先发起猛攻,双方战斗十分激烈。经过一阵拼杀,打退了敌人的反冲锋。迅速扩大战果,王成林同志亲率第二梯队奋勇追歼敌人。追击途中,王成林同志不幸英勇牺牲。王政委的牺牲,激怒了指战员们,战士们象猛虎雄狮,怒吼着向敌人扑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消灭了保安旅大部,俘敌副旅长以下300多人。这时,大王沟方向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我参加郭凹、慈古洞战斗的部队,除留少数人员打扫战场外,迅速奔向大王沟,从侧翼对敌发起攻击。敌在我几面夹击下,死伤过半,再也招架不住了,逃的逃,降的降,溃不成军。下午3点左右,整个战斗胜利结束。此次战斗我军共打死打伤敌人500多名,生俘43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16挺、步枪530支。彻底粉碎了敌人围剿东赵堡的企图,保卫了我伊洛中心根据地。

东赵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河南军区决定,成立伊洛特委和伊洛军分区。由我任该分区司令员,刘健挺任特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张剑石任特委副书记兼专员,孙光任副司令员,张介民任参谋长。

为了巩固和扩大伊洛革命根据地,特委和军分区充分利用大好形势,一面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扩大地方武装;一面建立了伊川、宜阳、嵩县县委及抗日政权,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广大贫苦农民欢欣鼓舞,一些开明绅士也响应抗日政府的号召,主动地减租减息。有些地主虽然内心不愿意减,但慑于抗日政府的政策、法令和八路军的声威,也只好按我们的主张办。恰巧这一年,风调雨顺,夏秋两季都是丰收,人民群众初得温饱。我们在根据地内实行民主制度,兴办学校,帮助乡亲们生产劳动,广大群众喜笑颜开。饱经忧患的伊洛人民终于盼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天!


 

崤函网     ICP备案号: 豫 ICP备 11016372号-1
主办单位: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研究室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26号
电话:0398-2827788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本站图片与文字不得转载,违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Copyright 2007-2015  www.xh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