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区划调整后的几年里,《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黄”“黑”“水”“游”等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均得到一定的突破和发展,而“白”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却步履艰难。
三门峡市是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贾家洼和杜家沟的优质富矿为突出优势。从铝土矿资源开发,到加工成氧化铝粉,再通过电解工艺生产出铝锭,然后再以铝锭为原料加工出铝板、带、箔等基础铝材原料,还可通过铝的冶炼提纯生产过程添加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属、微量元素制成铝合金,再进行深度加工,可以形成很好的铝工业发展的产业链。20世纪80年代,三门峡铝工业的基础就是拥有6000吨年电解能力的三门峡铝厂,采用的是2万千伏安电解槽。该厂是河南省仅有的三个电解铝厂之一,与郑州铝厂(直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焦作铝厂同属全省铝工业的骨干企业。
在1984年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三门峡市(县级市)就把铝工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产业进行规划。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铝厂扩建,将扩建2.5万吨电解铝生产项目作为三门峡铝工业发展的起步项目,并积极开启项目前期工作。扩建工程计划采用6万千伏安的直流电解工艺,以达到提高电解效率、节省能源、扩大生产能力、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我多次带领铝厂厂长梁隆安和铝厂相关同志到省计委、省冶金工业厅和省工商银行及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并邀请省冶金工业厅主持开展对扩建2.5万吨电解铝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论证审查,获得相关专家、领导一致通过。铝厂扩建项目获得审批以后,积极进行项目的施工设计、基本建设和设备的建筑安装调试工作,整个生产线顺利启动,一次投运成功。这个项目的扩建成功得到了省冶金厅厅长李世平和总工程师吴韶成(吴韶成同志是50年代我党在台湾牺牲的地下工作者吴石烈士的长子)的全力支持。三门峡铝厂2.5万吨电解铝扩建项目顺利完成后,具备了3万多吨的年电解生产能力,成为全省仅次于郑州铝厂的地方最大的电解铝项目。
三门峡铝厂在狠抓电解铝能力扩建的同时,还较早启动了铝型材加工项目。厂领导班子和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铝产品市场调研,敏锐捕捉到沿海建筑材料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认为铝型材将在建筑材料市场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就开展了铝型材加工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全省首家委托设计院做铝型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并及时对铝型材加工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但由于该项目需要引进日本产的500吨挤压机,加之国家外汇比较紧张,最终项目没有通过审批。
时隔不久,三门峡铝厂的同志了解到,青海铝厂在60年代中期引进的德国产铝板带加工设备(在当时是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被搁置。三门峡铝厂的同志在对该设备进行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该设备在三门峡建设铝板带加工项目的准备工作。1985年,我带领铝厂的同志到国家经委原材料司做汇报,原材料司司长白洁同志对该项目特别支持,让我们直接找当时主管副主任朱镕基同志汇报。因领导在开会,没能够见到。就把全部汇报材料留到刘秘书处,托他转交给领导。该项目后来很快通过国家经委的审批。在省经委、冶金工业厅的支持下,三门峡铝厂铝板带厂的建设得以实施。该厂和新扩建的电解铝车间仅一路之隔,可以把电解铝的铝水直接运到铝板带加工车间进行连铸连轧,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三门峡铝厂铝板带厂及时引进技术人才,不断提高铝板带加工的技术力量。后来可以轧出0.1毫米厚的铝箔,用于空调机的生产,这是在我离开三门峡以后的事了。三门峡铝加工业终于迈出可喜的一步。
为加快铝加工业的发展,1988年,我带领铝厂相关同志,到中信集团在秦皇岛刚建成的渤海铝厂参观。这是全国第一家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以压铸工艺,制造铝合金的汽车轮毂的工厂。虽然只是到车间简单地参观了一下,但我们得到很大的启发,认为铝加工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为补齐铝产业链,三门峡市于1986年开始,依托三门峡铝厂做氧化铝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氧化铝厂一般要求达到年产能在100万吨以上的规模,当时全国上百万吨级的氧化铝生产厂有郑州铝厂(上街)、广西的平果铝厂以及正在建设的山西河津铝厂等,都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直属企业。他们多数采取“烧结法”加“拜耳法”联合的生产工艺,品位比较低的铝矿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和铝厂的同志到建设中的山西河津铝厂参观后,感到争取国家的投资在三门峡建设上百万吨的氧化铝项目是不现实的。为了给三门峡铝产业发展争取机遇和条件,1986年,三门峡铝厂委托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用“拜耳法”技术路线做了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了评审和论证。为取得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我带领三门峡铝厂的领导同志直接找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费子文同志做专题汇报,争取国家在三门峡布局氧化铝生产项目。在国务院能源办的支持下,将采用“拜耳法”技术的20万吨氧化铝生产项目纳入能源基地总体规划,建设三门峡能源重化工基地,氧化铝项目作为能源重化工的骨干项目,列入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的规划,为三门峡氧化铝发展做了初步的技术储备。
三、我对三门峡市铝产业发展的持续关注
1994年8月,我服从省委的安排,调任省政府任副秘书长,在省政府一共工作了四年,前后服务了范钦臣和李成玉两位常务副省长。虽然离开了三门峡,但我对三门峡铝产业链的健全、发展和延伸,依然充满牵挂和期许。
在省政府工作期间,我了解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为加强行业的资源储备,同河南省人民政府达成省部合作协议:河南省的铝土矿资源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使用,总公司将在河南布局一个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以加快河南的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河南的铝工业发展,进而带动河南整个经济快速发展。我及时与三门峡市领导沟通,希望三门峡能争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支持,将氧化铝的生产项目布局到三门峡。后来,也许是受有关条件限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没有在河南布局新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令人遗憾。
1998年2月,我被省委任命为河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三门峡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局长刘宗武同志向我汇报,要引进开曼公司投资建设100万吨氧化铝厂事宜,我非常高兴并嘱咐他们:氧化铝的生产项目最好是利用外资,这样就可以由外经贸口审批,以保证项目能够尽早落地。我要求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对三门峡上报的氧化铝项目要给以全力支持。2003年初,我到省人大工作之际,在与接任的李清树同志工作交接时,希望他对三门峡氧化铝厂给予全力支持。不久,三门峡申报的外商独资企业——开曼铝业年产100万吨、投资40多亿元氧化铝项目,经省外经贸厅顺利审批通过并于10月举行项目奠基。我为三门峡铝产业链的空白得到填补深感慰藉。刘宗武同志为引进三门峡氧化铝生产项目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三门峡铝产业链的补齐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在省人大工作期间,了解到三门峡义马煤炭集团下属企业中,与煤矿共生的铝土矿资源丰富,铝硅比也比较高,他们以原三门峡铝厂“拜耳法”工艺的20万吨氧化铝项目为基础,进行了项目建设。2003年7月,经省经贸委审批后,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105万吨氧化铝合资经营项目在渑池举行项目奠基。至此,三门峡市拥有了有两个大的氧化铝厂和一个小的氧化铝厂,总生产能力达到200多万吨。
退休后,我曾先后到东方希望和开曼铝厂去参观学习,听厂里的同志介绍,他们在“拜耳法”生产工艺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增加了低铝硅比铝矿资源的配矿比例,使得铝土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同时为加强环境保护又采用了新技术,做了大胆的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生产能力都已扩展到200万吨的规模,我很受鼓舞。此时,三门峡地区形成了年产400多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家重要的铝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氧化铝生产能力的扩展,为三门峡铝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我心所想、我心所念、我心所愿。
退休后,一次回三门峡经过铝厂,我看到原6000吨电解铝车间的门口,挂着“戴卡汽车轮毂”生产企业的牌子,这让我倍感欣慰,当年去秦皇岛渤海铝厂参观学习的先进技术,终于在三门峡落地了,三门峡铝加工产业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9年,我从新闻报道里了解到,宝武钢铁集团依托三门峡市丰厚的铝业基础和资源,与河南省能源化工集团合作,在三门峡市投资35亿元注册成立了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高性能、高合金化的铝板、铝带、铝箔产品。看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心里异常的高兴:30多年前的愿望和设想,今天就要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得以实现,三门峡的铝加工产业又迈出了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一步!
前不久,我特意在网上查询三门峡宝武铝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得知宝武铝业2023年一期项目全面达效,二期项目落地,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跨进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行列,实现了从行业跟随者到领跑者的完美转变。宝武铝业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精尖铝材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军工、轨道交通、包装、建筑装饰带材及电子等领域。年产30万吨铝合金精深加工生产线顺利投产,建立起了“铝矾土-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的铝工业全产业链,盘活上下游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实现由“原料”向“材料”的华丽蝶变。宝武铝业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四化”方向为引领,助力三门峡市成为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我心潮澎湃,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到这个企业参观学习。
40年过去了,我一直持续关心关注着三门峡市工业特别是铝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间一茬接一茬的不懈奋斗,随着骨干项目一个接一个建成,三门峡铝产业链在不断健全、拉长、延伸、壮大,推动全市工业发展呈现优化升级的良好趋势。这些成就,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届班子的成绩,而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省委省政府和有关上级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每当看到这些好消息,我心里总有一种用语言难以表达的高兴、慰藉之情,我为三门峡市工业发展振兴感到振奋,为三门峡经济的持续壮大倍感鼓舞,为祖国日新月异的进步感到自豪!
采访时间:2024年6月28日
采访地点:三门峡市政府驻郑州办事处
采访整理:三门峡市委党史方志研究室 史锁茹 韩 霞
闫江艳 赵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