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大反攻,陈谢大军突破黄河,挺进豫西解放陕州城。从此,陕州地区人民,迎来了改天换地的新时代。
一、突破黄河 控制陕州
陈谢大军挺进豫西,突破黄河天险是第一道难关。当时,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当陈谢大军右路纵队到达茅津渡以东河岸时,所有船只早被敌人抢走。渡河大军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群策群力,赶制了油布包,收集了葫芦、羊皮包等渡河器材,开始了紧张的渡河训练。山西省平陆县沿河村庄立即选派了数十名有经验的水手,分配在每个油布包上掌舵。渡河的先头部队分编为十几个突击队,实施偷渡与强渡。8月22日20时,渡河开始,突击队的勇士们冒着狂风暴雨,冲破惊涛骇浪,仅用20多分钟就登上黄河南岸。当突击队向驻守在马家河底的国民党陕县河防队冲锋时,敌人还未清醒过来,很快缴械。解放军乘胜向纵深发展,23日晨,进逼会兴镇,击溃陕州出援之敌,19时攻占会兴,炸掉会兴镇铁路大桥,抢占了上村、后川、洪渠一线。接着,突击队和水手使用落在陕州城东北黄河边缴获的十余只木船运往对岸渡河地点,大大加快了右路大军的渡河速度。
解放军渡河后,即分兵向宜村、张村、温塘、大营等村镇展开,东边沿陇海路夺取张茅、硖石、观音堂等集镇,策应四纵主力向西进军。渡河后仅三天时间,解放军即进占了陕州城东、西、南三面村镇和广大地区,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解放陕州城奠定了基础。

陕县各界群众新中国成立大会
二、声东击西 孤立陕州
陕州城位于黄河南岸,东有崤陵,西连函谷,南依雁翎,北临黄河,为豫西重镇和战略要地,是国民党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蒋介石集团派有重兵把守。城内城外均有坚固的工事和据点,城门楼上有碉堡,城壕外有铁丝网,周围埋设有地雷。
解放军渡河后,腰斩陇海,切断了敌人的大动脉,割断了敌人的东西联系,使蒋介石集团大为惊慌,立即调兵遣将,从进攻大别山和陕北的军队中抽调力量,组成第五兵团和陕东兵团,妄图打通陇海路,东西夹击,阻止解放军发展。同时增派其嫡系部队一三五旅,加强对陕州城的重点防守。
针对敌人的部署,陈谢兵团前委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速以主力向西,抢占陕县、灵宝……”的指示,决定以四纵主力从洛阳附近急速西进,乘虚歼灭陕县以西的敌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1947年9月2日,陈谢大军开始了实施灵陕战役的大进军。为了隐蔽意图,令九纵一部在洛阳附近打击地方土顽武装以迷惑敌人。兵团主力以神速、隐蔽的动作,开进陕灵地区。鉴于陕州敌人兵力较强,解放军先以三十八军五十五师留在陕州外围,监视和牵制敌人。主力绕过陕州城,直扑灵宝、阕乡,首先歼灭城外分散、孤立的敌人。9月12日,先后发起对灵宝、阌乡的攻城战斗,随即解放两座县城,消灭了胡宗南的王牌新一旅,取得了歼敌5000余人的大胜利。
灵宝、阌乡县城解放后,陕州城守敌已成瓮中之鳖。解放军再接再励,以三十八军十七师西叩潼关,而将主力用来对付已完全陷于孤立的陕州之敌,以夺取灵陕战役的最后胜利。
三、瓮中捉鳖 解放陕州
国民党胡宗南部新一旅的全部被歼,鼓舞着解放军的斗志。陈谢兵团的前敌指挥部也从灵宝朱家富村进驻陕州五原村。陈赓命十一旅旅长李成芳担任攻城总指挥。9月14日,兵团主力十一旅、十三旅向陕州进军,这时,缩在陕州城内的国民党军慌作一团,他们一面向蒋介石、胡宗南频频呼救;一面组织力量,拼命争夺上村高地,妄图拖延时间,等待援兵。9月12日起,国民党部连续向上村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上村是茅津通往陕州的咽喉,是陕州城东的高地,据此可以居高临下,控制陕州,因而成为守城、攻城的必争之地。敌人的多次进攻,均被驻守上村的五十五师打退。
9月15日起,肃清外围的战斗节节胜利。至9月16日,解放军三路部队已将外围据点的敌人全部肃清兵临城下。
9月17日上午,蒋介石集团派飞机向城内空投武器弹药以支援陷入绝境的陕州守城敌军。然而,这些空投物资都成了人民解放军的战利品。
1947年9月17日,解放军几十门大炮一齐开火,十三旅和五十五师也先后突破南门和北门,各路部队与敌人展开巷战,奋勇追歼残敌。此次战斗,解放军全歼守城敌军5000余人,缴获军用物资甚多。
陈谢大军首次解放陕州城,兵临潼关,威胁西安,使蒋介石、胡宗南大为震惊。他们立即飞抵西安,商讨对策。急忙从进攻大别山的部队抽调五十六师,从陕北战场抽调八十二旅,从山西抽调八十七旅,空运西安,在西安、潼关集中十个半旅的兵力,以防御陈赓兵团。从而迫使其削弱了在陕北和大别山的军事布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野战军和刘邓主力的作战。
四、反复争夺 最终解放

陈谢大军前委会议旧址——陕县大营村
1947年10月,陈赓兵团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陇海路只留少数部队钳制裴昌会兵团,主力南下临汝、郏县、宝丰、鲁山一带,寻机歼敌,以配合刘邓和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中原。在解放军主力南下后,敌军裴昌会集团又乘机占领陕州城乡。中共陕县县委率领陕县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1948年春,陈赓兵团在豫西南广大地区连战连捷,解放区地方武装乘机出击,地方土顽力量节节败退。5月初,太岳五分区部队在陕县县大队配合下,连克观音堂、硖石、张茅等集镇,并于5月2日第二次攻克陕州城。8月29日,豫西一分区五十团及陕县、渑池地方武装,第三次攻克陕州城。10月25日,分区地方武装进军陕州,守敌若惊弓之鸟,闻讯逃窜,陕州城第四次被解放军收复。以上几次解放陕州城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攻城歼敌之后,随即转移,把敌人让进来,再寻机歼灭。主要目的是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固守空城。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已完全控制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即将举行渡江战役。豫西各地的土匪武装集中在几个孤立的据点上,垂死挣扎。5月20日,陕州军分区地方武装和陕县县大队,配合西进的第一野战军一部,乘机将钻进陕州城的国民党十一区保安团突然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歼敌大部,从此,陕州城获得最后解放。为此中共陕州地委和陕县县委专门召开了万余人参加的庆祝大会。1949年5月25日,陕州地、专机关和陕县县委,县政府,由观音堂段岩村进驻陕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