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门峡大坝位于黄河中游下段,两岸连接河南、山西两省,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千米,占全河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
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新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唯一的水利项目。工程1957年4月开工,1960年12月基本建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06米,坝长713.2米。因库区泥沙淤积严重,先后于1965年-1968年和1969年-2000年进行了两次大的改建,分别增建了“两洞四管”,打开了12个施工导流底孔,增大了泄流能力,基本实现了年度库区泥沙的平衡。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防洪、防凌、发电、供水、灌溉、减淤、生态保护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改建,使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黄河水沙运行规律的认识,为黄河小浪底、长江葛洲坝、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运行提供了宝贵借鉴。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两岸青山绿树,绵延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春秋冬三季,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万里黄河第一坝”已建成国家级AAA风景区。三门峡大坝、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水晶宫、截流石、大禹公园、古栈道、黄河三门峡展览馆等旅游景点分布其间。
为展示黄河三门峡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枢纽建设历程和文化,永远铭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门峡水利枢纽给予的关怀和在三门峡水利枢纽留下的足迹,1993年9月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在三门峡大坝开工建设了黄河三门峡展览馆,1995年6月主体工程竣工。展览馆为两层混砖结构,传统阁楼式风格,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1999年全面对外开放,2008年又重新进行了装修布展,目前,展览馆共分为两层六个展厅:一层五个展厅,分别为中央展示厅、第一展示厅、第二展示厅、第三展示厅、放映室;二层为书画展示厅。展览的内容包括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改建、管理和运用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指导和工作的情景,对三门峡水利枢纽的题词、书画作品;当年建设者工作期间使用过的工具、资料、模型等。
三门峡大坝景区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黄委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门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被三门峡市确定为重点开发的“中流砥柱”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地 址:三门峡市区东北约15公里处
交 通:前往三门峡大坝的旅游专车在三门峡市花坛北街发车,经市区东北的沿黄公路,全程15公里即到。
车 位:有
开放时间:早上8点-下午6点
电 话: 0398-2992070
门 票:30元
讲 解:30元